6766官网:中国的茶道及茶文化:历史闲谈

文章来源:6766官网  作者:6766官网  发布日期:2020-04-18  浏览次数:406

6766官网

  中国是茶的故乡。植物学家和历史学家的考证表明:中国不仅是茶树的原产地,而且还是茶文化的发祥地。世界各地的茶种、茶树栽培的方法,茶叶加工制作的工艺,人们的饮茶习俗,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。可以说,茶乃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史的巨大贡献,是中华民族的骄傲。

  中国人有句俗话:“开门七件事,柴米油盐酱醋茶”。可见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,已成为生活中的一件必需品。如今,全世界巳有50多个国家及地区种茶,饮茶已遍及全球五大洲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,茶已成了世界三大饮料(茶、咖啡、可可)之一,深受欢迎,消费量及消费面逐年扩大。茶叶的市场情况可以参考: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-2012年中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!

  一、人类利用茶的历史沿革  古人称茶树是‘南方之嘉木’(唐·陆羽《茶经》),说它是南方的珍贵树木,不仅指明了茶树的原产地和特性,而且包含着对茶树的称颂和赞美。茶树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植物,根据植物分类学的方法推算,茶树起源至少已有六十万年至七十万年的历史了。又据大量的资料考证,中国的西南地区(云南、贵州、四川)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。

  茶树虽然如此古老,但被人类发现和利用,却只有四、五千年的历史。传说是炎帝神农氏发现了茶,据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:“神农尝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茶而解之”。这一传说在《史记》、《淮南子》等著作中亦有记载。

  茶从发现利用到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饮料,经历了漫长的岁月,而茶成为饮料之后,茶的制作和饮用方法,又发生了不断的变化。  在远古时代,我们的祖先仅把茶叶当作药物来治病。他们从野生的大茶树上砍下枝条,采集嫩叶,先是生嚼,后是加水煮成羹汤来饮用,这是原始的茗粥。这种从茶树上采叶直接煮成的茶汁,苦涩如药,因此被称为“苦茶”。

  大约在秦汉以后,出现了一种新的制茶和饮茶方法,即先采叶制成茶饼,将制好的茶饼在火上烤干,然后打碎,研成细末,过筛倒入壶中煎煮,这种制茶饼的方法可说是制茶工艺的萌芽。

  唐朝时,茶叶制作是以蒸青团饼茶为主,茶叶采收后,先在釜中蒸一下,然后将蒸软的茶叶用杵臼捣碎,再把捣碎的茶末,用模压拍成团饼,然后烘焙至干,需饮用时,将茶饼捣碎,研末、过筛,置釜中加适量盐煮后饮用,唐代在煮茶用具、燃料、用水、煮茶及饮茶的技艺上都是很讲究的,唐朝亦有蒸青散茶在民间留传。到了宋代,将茶叶制成团,称为团茶,并在团茶上印有龙和凤的图案,分别称为龙团和凤饼,作为贡茶。宋时饮茶,先将团茶敲碎,碾成细末,再过筛,在饮茶时取茶入盏,将沸水点冲盏中的末茶,不再外加调料,这就是点茶法。宋时团茶的制作工艺较唐朝有了改进:一是蒸后要榨去部分茶汁;二是压模纹饰精细,特别是龙凤小团茶,制作极为精细,所以价值很高。欧阳修在《归田录》中记述;“茶之品莫贵于龙凤……谓之小团,凡二十饼,重一斤,其价值金二两,然金可有,而茶不可得”。

  到了明代,团饼茶逐渐被淘汰,因团茶制作费工耗时,且经水浸、榨汁有损茶叶香味,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(公元1391年)下了一道诏令:“罢造龙团,惟采茶芽以进”。从此,停止制造团饼茶,蒸青散叶茶和炒青绿茶大为盛行。人们不再将茶碾成粉末,而是直接将散茶加入壶或盏中沏泡饮用,这一改革可谓中国饮茶史上的一大创举,散茶的出现,为讲求品茶情趣创造了条件,人们用散茶沏泡,更便于直接察色、闻香、尝味和观形,并能保留茶叶清香风味,所以散茶泡法一直延续至今,仍为许多国人所崇尚。清代,饮茶盛况空前,交际、议事、庆典等都离不开茶。此时,在国外,饮茶已遍及欧洲,并且传到了美洲新大陆。

  进入现代,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,部分青年人甚至对传统的泡茶也感到麻烦,他们追求“快速、简便”,讲究“营养、刺激”的饮茶方式,于是出现了保健茶、果味茶等含茶罐装饮料及袋泡茶。但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,用传统的冲泡法饮茶,仍然是当今的主要形式。

  二、红茶的种类!请参考红茶类大全!

XML 地图